找到相关内容1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结夏安居

    ,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,交换修行心得。在这段期间,严禁无故外出,以防离心散乱。因此,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,也是养深积厚,自我沈潜的修行。  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,一向注重安居生活。尤其在马祖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4755168.html
  • 罗让扎花节

    苾刍学处  菩萨戒品释  密宗道次第论  宗喀巴大师传   【作者序】  法尊法师,俗姓温,河北深县人,1902年12月出生,18岁于五台山出家,19岁于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,先后在南京隆昌律寺、武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4556548.html
  • 蕅益大师 《答比丘戒五问(原问附)》

    禅讲律寺,初出家多学律,律有得则以律名家,无得则习讲参禅。但舍微细戒,不舍重戒,及性戒也。复有径投禅教者,此即乘急戒缓。然亦护根本五戒,断无毁重之理,而决不敢自称比丘,轻视律学。但愧未能以为惭德,至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73479685.html
  • 论百丈清规的僧团伦理思想及其特色

    度牒、无寺籍,即使是禅僧领袖,也只是挂名于合法寺院,而本人却离寺别居于岩洞、茅庐。史载,自唐玄宗时期始,官方将禅师聚居于寺,改为律寺,将禅众置于戒律控制之下,(7)而怀海别立禅居,正合禅众摆脱律寺的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951031.html
  • 禅寺与禅

    属于律寺管理,但律寺的规约极为严苛,与禅僧修行习惯有很大分歧。于是从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开始,禅宗聚集僧众,在以黄梅双峰山为主的固定道场过集体修行的生活,禅宗从此时渐渐有了与其他宗派相区别的自己的宗门特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4156677.html
  • 略论唐朝的禅林经济

      李豫川:略论唐朝的禅林经济   作者:李豫川  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,到三祖僧(?-606年),璨其门徒均为头陀行,居无常处,一衣一钵,随缘而住,息影江天,或岩栖穴居,或寄寓律寺。至隋代...贡献:其一是广置禅林。道一之前,禅僧多住律寺,随着参学者日益增多,虽在律寺内另处别院,但于说法住持,都不能合法。道一痛感于此,乃开辟荒山幽谷,广建禅林。在五十余年的岁月里,他修禅弘教的足迹遍及今天的...

    李豫川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062521.html
  • 禅宗“不作不食”思想略探

    自达磨以来,至百丈怀海三百年间,禅僧居于律寺。百丈怀海清规的创立,标志着禅宗教团的正式独立,大阐宗风。同时,中国所奉行的是大乘佛教,而实践的是小乘佛教的戒律,百丈就是打破这矛盾局面的划时代的禅师。所以...海日:吾于大小乘中,博约折  中,设规务归于善焉。乃创意不循律制,别立禅居。  所以,百丈从大小乘戒律中选择适合中国佛教禅僧生活的戒律,从而制定成清规,使禅寺从律寺分离出来,推动禅宗教团正式走向了独立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1163909.html
  • 论百丈清规的僧团伦理思想及特色

    普通禅僧大多无度牒、无寺籍,即使是禅僧领袖,也只是挂名于合法寺院,而本人却离寺别居于岩洞、茅庐。史载,自唐玄宗时期始,官方将禅师聚居于寺,改为律寺,将禅众置于戒律控制之下④,而怀海别立禅居,正合禅众摆脱律寺的意愿。    第二,百丈清规的创制也意在检束德行,改变丛林龙蛇混迹、凡圣同居的局面。《广清凉传》卷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:    僧无着,大历二年夏五月初至清凉岭下,时日暮,倏见化寺,因扣扉请入。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573965.html
  • 佛教需要新世纪“百丈清规”

    六祖惠能禅师,近两百年时间里,禅僧大多住在律寺之中,别院而居。到了六祖慧能,禅宗发展迅速,到了百丈怀海的时代,禅宗人数非常庞大,然根性各异,禅宗原有的教条、行为和准则,还停留在禅宗发展的早期时代,当时禅僧还寄寓在律寺,这对禅宗自身的发展相当不利。因此,很急需一个新的清规来规范僧人的行为,处理各种关系,保障僧团的清修和弘法。   有鉴于上述情形,才有唐代百丈山怀海(720~814)禅师制定禅林《...

    则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278321.html
  • 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

    僧团,在授戒方面则大规模地弘传重在制心的菩萨戒,至慧能时传授“无相戒法”,再其后终于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僧团自己的戒律,即“禅门清规”。禅僧从修持理念至行为方式均有别于其它宗派,然其生活却依附于律寺,这样不合规度之事就会经常发生,修持行为与环境所在已形成尖锐矛盾,如何协调禅僧与律寺的不相适应性就成为佛教僧团的当务之急。百丈怀海于是创意别立禅居,减少与义学、律学僧众相聚一处所产生的龃龉;且提倡“农禅并重...

    佚名

    |戒律|观点|佛教|社会和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3490120.html